合肥:以智能机器人为引擎开启科技创新新篇章
正月的合肥,弥漫着浓厚的年味,同时也洋溢着充满活力的科技气息。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合肥经开区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这里的一切皆令人感受到新技术浪潮的澎湃。宽广的园区内,各类机器人设备、项目研发、产品调试与生产景象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高地。
智能机器人,这一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明珠”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制高点,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便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引领技术变革,推动产业革新。
在该院的合肥哈工特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十余台外形如同“战士”的特种机器人排成一列,令人目不暇接。公司的技术总监黄祝青自豪地介绍,涵盖消防灭火、排爆巡检、应急破拆及箱涵检测等多种功能的机器人,已在多起突发事件救援中发挥了卓越作用。他表示:“我们的消防灭火机器人不仅能搭载救援物资,更具备强大的牵引与越障能力,在复杂地形中游刃有余,水柱射程可达95米。”
黄总经理管永贺补充道:“在研究院和政府的多方支持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作为研究院的头部批成果转化企业,我们专注于应急救援的机器人研发,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屡获好评。”
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机器人+X”科创产业体系,不断在高新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发力。到目前为止,研究院已经引进了超过1000名创新人才,培育多家科技企业,申请的专利超过1000项,科技成果转化逾500项,为本地区的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研究院荣获了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多个重量级荣誉,展现了其在领域中的影响力与重要性。
在合肥哈工澳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几台机器人正在研发人员的精心操控下,自如地执行各种复杂任务。首席技术官赵子建激动地向记者分享:“我们的智能商用清洁机器人采用创新的无水清洁技术,能够进行擦地、扫地和吸尘,轻松应对不同的地面环境。”他继续讲述着机器人凭借高精度SLAM算法和360度激光定位技术,构建出精准的环境地图,实现智能导航和避障,大幅提升了清洁的效率。
赵子建在2019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带着清洁机器人项目来到合肥,心中满怀期待与憧憬。他说:“合肥的政策环境非常友好,并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这里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自创业以来,公司的员工人数从当初的十来人发展至今的近百人,企业逐步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在合肥,这些高科技产品如同新春的泉涌,绚丽多姿的各类机器人已在多个领域腾飞:可以深入火海的灭火救援机器人、可以灵活移动的清洁机器人、可以飞翔于天际的无人飞行器,以及在水中勘探的水下机器人。在研究院里,机器人们展现着其多样化的应用,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目前,合肥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展现出“多点开花”的佳态。在包河区,一个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8.5万平方米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在年前已正式开工,未来将以高端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组装为核心,打造出全面的产业链。
同样,在瑶海区,智能机器人赛道也在积极布局,致力于建设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及精加工、训练、测试等多个中心,形成产业集聚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市把智能机器人产业列为“6+5+X”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体系,立志于2023年将其作为未来产业的重中之重。
根据《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合肥城市目标是建设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吸引并培养50个创新创业团队,打造30个示范应用场景,核心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亿元。合肥正在全力争创省级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力求在智能机器人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合肥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以“新”发力,逐步成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散地,不仅展示了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更为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力。未来的合肥,必将在这场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浪潮中,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饶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