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玉山:易地搬迁幸福来
玉山县横街镇江口村桑田家园的保洁员罗文西,每天清晨都会早早地吃完饭,拿上工具,开始他一天的工作。罗文西家有7口人,4个孩子,3个上学,其中,夫妻俩和其中一个孩子及82岁的老母均有残疾。因为身体原因,干不了重活,易地搬迁入住新房后,村里就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作为村里的一名保洁员,他对这份工作非常珍惜,一家人从大山深处搬出来,告别了土里刨食的日子,和村里很多人一起住上了楼房。孩子上学再也不用翻山越岭,门口几步远就是学校。像罗文西这样因搬迁而生活发生巨大改变的在玉山不在少数。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玉山县坚持党建引领 、促进就业、强化保障,通过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就业创业服务、产业开发、社会治理等,提升易地搬迁后续管理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党建引领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玉山县创新党组织服务载体,开展点长主持的季度搬迁户大会,在脱贫成果巩固、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运行、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改造、乡风文明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等七个方面展现新担当,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党建抓好了,其他各项工作就好开展。”郑王剑是横街镇碓头村的一位安置点点长。他表示,加强搬迁安置点所在村党组织建设,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易地搬迁后续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临湖镇岭山村、上坂村、院边村、塘西村和藻溪村149名易地搬迁群众入住后,方便了集中管理。村民杨善和接过帮扶干部递过的钥匙激动不已。“原来我们一直都是住在山沟沟里,住的是土坯房,家里穷,负担又重,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子。”现在易地搬迁后实现了新居梦,日子有了新盼头。
促进就业扎实做好“六个一批”工作
玉山县主动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改造闲置厂房、校舍、土地,采取政府建厂房、企业拎包入驻、政府出地企业建车间、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扶贫车间直接办到搬迁安置点等多种模式,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多渠道拓宽安置点群众就业门路,通过组织外出劳务一批、定点帮扶单位解决一批、工业园区就业一批、帮扶车间安排一批、个体经营主体吸纳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一批等六个一批工作,确保每户有1个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实现稳定就业。
横街镇在S306省道边,建立3000多平方米的“桑田家园”集中安置点。有了新房子还得有稳定的生活来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该镇将扶贫车间直接办进了安置点,一楼数百平方米的雨衣制品加工车间订单不断,裁剪声、机车声、脱贫户的欢笑声交相传来。“这日子有奔头!”现居住在必姆镇大西坑村安置点的李腮凤对当前的生活很满意。“通过政府开展各项技术培训,我们全家每人都掌握了一门技术,我在安置点帮扶车间从事再加工工作,孩子也有一技之长,在省外务工呢,全家人衣食无忧啦。”
搬迁后的各项保障,关系到群众日常生活。玉山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打造就业创业、政务服务、调解室、综治中心等便民惠民服务平台,提升搬迁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裁剪、压膜、电车、打包、发货……走进玉山县南山乡飞洋箱包加工厂1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数十名工人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玉山县南山乡胡村村脱贫户邹云仙甭提多高兴:她升“官”啦,现在的身份是负责生产的“厂长”,每天早上七点半她都要准时赶到位于港口村的万业箱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安排生产、跟进订单、对接原料、调配工序。“她是从一线车工一步步干到管理层的,确实不容易!”经营者王道伟是返乡创业农民。他对这位新厂长赞不绝口。邹云仙的工资也一下子涨到了每月6000多元。
通过干群的共同努力,搬迁群众的生活稳定、收入有保障,搬迁安置点成为搬迁群众的美好新家园。玉山县将持续发力搬迁后扶持工作,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足。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饶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