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2024】“家站点”:基层民主扎根烟火深处
这天晚上,李大爷出门散步。走着走着,突然被绊了一下,差点摔个跟头。小区的路灯坏了,周围一片漆黑。习惯了每天晚上“饭后百步走”的李大爷对此感到十分的不方便。
第二天上午,李大爷想想,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社区的“码上办”二维码上扫了一下,简单描述了路灯的问题,还上传了一张黑漆漆的照片。信息发出去以后,李大爷心想,也不知道这有没有用。下午的时候,李大爷就看到现场有工作人员在维修路灯。
走在路灯下散步,李大爷逢人就说:“你看这路面亮堂了吧,这是我去反映的。只要在‘码上办’扫个码,问题就解决了。人大代表是真的为人民!”
小小的“码上办”,是信州区人大常委会加快“线上”与“线下”融合发展的成果。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广“码上学”“码上办”,在全区构建起便捷的民意反映渠道。打造的“码上+”服务体系,让“码上办”直通平台成为群众诉求的快速通道,自平台运行以来,收集了677件群众意见建议,办结率高达99.26%。在全区,通过“家站点”这样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越来越多像李大爷遇到的问题得到高效解决。
“太感谢人大代表了!你们真是为我们农民办实事,这下庄稼有救了,今年的日子又有盼头了!”看着水流淌进干涸的土地,秦峰镇路底村农户王大哥激动地说。
前阵子,王大哥还在为自家的庄稼发愁,“再这么下去,今年的收成就要打折扣了。”雨水少,灌溉用水不足,地里的农作物干渴得打蔫了。看到来到村里调研的人大代表们,王大哥赶紧说了自己的烦恼。
代表们深入田间地头,和其他农户交流,了解到这是周边几个村子都面临的难题。后续的调研座谈会上,代表们和相关部门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加大了水利设施的投入,对灌溉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没过多久,清澈的水就流进了王大哥的农田,也滋润的像王大哥这样农户的心田。
信州区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方式。围绕安全生产、农业农村现代化等重点领域,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与专题调研。同时,构建起全面覆盖的履职网络,包含1个代表之家、9个代表联络站、83个村(社区)代表联系点、3个行业代表联系点。通过这些“家站点”,代表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在全区,通过这样的履职模式,累计开展各项活动1215次,收集意见建议868条,解决837条。
张女士发现小区周边的垃圾清理不及时,天气一热,蚊蝇乱飞。在每月一次的“选民·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中,张女士反映说,“居民们都抱怨,虽然我们是老小区,也不能让我们每天进出都得捂着鼻子啊。”相关局长当场表态:“大家放心,我们马上安排环卫部门加大清理力度,加强监督管理,一定给大家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第二天,小区就增加了垃圾清理的频次,还在小区周边张贴了爱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小区干净整洁,张女士高兴地说:“这个面对面活动真的解决我们的困难!以前反映问题都不知道找谁,现在有了这个平台,问题解决得又快又好。我们以后就找人大代表!”
“选民·代表·局长面对面”活动平台是信州区人大常委会“家站点”工作的一支脉络。通过“家站点”的支支脉络,让群众和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并便于问题的持续跟进与解决。在全区96个“家站点”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每一次群众的微笑,都汇聚成了民主的力量,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民主的参与者、受益者和推动者。(记者 邓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饶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