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发引领产业集群向“新”而行
江西中医药历史悠久、产业发展迅速,是具备中医药种植、加工制造、流通服务完整产业体系的省份之一。当前,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药制造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生产效率、药品质量和生产工艺不断提升,现代科技研究正致力于激活中医药更多的潜在价值,让中医药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作为我国唯一以“中医药”命名的科创城——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紧紧围绕“创新研发引领、高端产业集聚”的目标定位,锚定新质生产力方向,持续推进以中医药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学研用集成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跑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4月12日上午,整洁明亮的赣江中药创新中心多维多通道分离纯化平台,原创的多维平行制备色谱装置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作业,工程管理部工程师卢伟、高崇源正在巡检其运行情况。在这里,拥有世界上头部个系统研究中药/天然药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预研装置。
科技创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近年来,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主动牵手国家级大院大所,建强用好“国字号”科创平台,全力打造以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筹)为龙头的“3+N”中医药创新发展体系,大力推进以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导向为引领的科技创新,整合平台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加强与潜在需求企业对接联系,全力推动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
“我们中心承担的本草物质科研研究设施(中药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完成。经科研团队系统性验证,已初步具备了揭示中药药效物质组成结构、作用靶点和协同机理,诠释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科学原理的先进能力,为申报国家大科学装置打下了坚实的预研基础。”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综合办公室主任谢意告诉记者,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牵头并成功创建了全国第九个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是中医药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
在中医药科创城的积极帮扶下,一批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近年来,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与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樟树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宜春大海龟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等多家中药领域相关企业开展技术与产业合作,成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如,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与江西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围绕抗癌产品提取精制项目开展产品合作研发及产业化合作,预计今年10月份在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投产;联合江西百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制定的吴茱萸(石虎)配方颗粒标准获批省级配方颗粒标准,成为全国首发的吴茱萸(石虎)配方颗粒标准,填补了江西省自主研发中药配方颗粒标准的空白,目前正申报国家配方颗粒标准。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近两年争取了竞争性科研经费1.63亿元,在樟树成功培育可用于艾灸的珍稀植物九牛草,2023年10月,又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当年就实现博士后进站。今年4月,该所还获批“中药药理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中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
筹建中的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转化出散装中药饮片无人化智能煎药房、散装中药饮片无人化智能中药房、智能诊疗设备等产品,目前已与23家国内中医药企业合作,改进生产线推出鲜竹沥(冻干)产品,产品销售额达3000万元。
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先后引进了13家创新平台,目前均已建成运营并初见成效。国家中药先进制造与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实体公司“江西现代中药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新区成功注册,中医药科创城中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已立项,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已正式营业,具有法定检测资质。各大创新平台坚持围绕中医药种植、检测、研发、制造、装备全产业链条,紧盯“中医药+”“+中医药”两大方向,助力中医药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自我造血能力提升,形成了多样化的技术供给和区内外合作。
走进赣江新区华润江中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一个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清洗、烘干、灌装、检测、包装……所有生产工序均由数智化生产线按照设置程序自主完成。而这全自动生产线的背后,得益于一个强大的“智造大脑”。
“我们对生产线个传感器点位,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把复杂的设备结构和状况呈现在大屏中,对生产线关键实时数据不间断地进行采集、监控、分析、调控,可以全方位感知生产线上的‘风吹草动’。”华润江中济生公司智能与数字化部助理工程师张旭说,通过系统算法分析,可以有效实现事前故障预测和诊断,减少关键设备和非计划生产停机时间,保障连续化生产。
秉持“绿色工厂、智能制造”的设计理念,华润江中现代中药生产基地积极探索新一代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今年1月,20余条智能化生产线马力全开,为企业带来了明显价值提升。“全自动生产线相较于老厂设备生产效率提升近四倍,基地日均产量较搬迁前桑海、济生两家公司产量总和超出15%。”华润江中济生公司总经理陈培武说,生产基地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营用了不到3年时间,建设进度大大超出预期,目前已满负荷投入生产。
企业早投产、见效快的底气,是中医药科创城高效服务的有力印证。为了更好地解决企业从建设到投产遇到的困难,中医药科创城对重大重点项目实施“专人专办”“一企一策”精准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华润江中现代中药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前夕,企业在申办排污许可证的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中医药科创城在了解到企业诉求后,立刻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对企业生产工艺、废气收集情况以及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开展了全面帮扶,协助企业查漏补缺。同时,安排专人进行对接,面对面、手把手指导企业完成许可申报,帮助其顺利申领排污许可证。
挖潜力、保存量、提增量……近年来,中医药科创城积极推进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项目和工厂建设,做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力争实现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引领优势。
“中医药科创城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通过精准施策、惠企上门、培训辅导等方式,依托‘企业特派员’‘企业家下午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如今,中医药科创城在生物医药、美妆、医疗器械等多个细分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医药科创城企业服务部工作人员皇雪松说。
为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中医药科创城不断推广“科技创新券”政策,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发放48笔,支持金额达489.68万元,积极推动服务机构和企业加强对接,有效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切实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我从湖南来到江西,起初还担心住房问题,没想到这里直接提供人才公寓,周围设施很齐全,离工作单位也很近,非常便利。”2023年11月,侯滔通过赣江新区人才引进政策,就职于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住进中医药科创城人才公寓。
据了解,侯滔居住的人才公寓位于赣江新区新祺周大道和星海湖北路交会处的东方香颂小区,距离赣江中药创新中心约1.3公里。“人才公寓内配备厨卫设备,以及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小区绿化率也很高,居住得非常舒适。”侯滔说。
从选址到建设,再到精细化管理,中医药科创城的人才公寓让许多外来人才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有质量、有温度、有水平的人才服务,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在中医药科创城扎下根来。“截至目前,中医药科创城为入驻企业和创新平台的人才提供了200余套人才公寓、人才周转房,符合相应条件的人才也可享受住房补贴政策。”中医药科创城创新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说。
人才队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资源,人才公寓的推出,只是中医药科创城优化人才服务的举措之一。
打造科创城“人才驿站”,提供求职信息公示、求职咨询等延伸服务;鼓励企事业单位以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岗位顾问等形式柔性引进“赣江海智”“赣江创新”人才;举办人才观摩交流活动,邀请高层次人才实地感受中医药科创城发展变化,增强归属感;制定中医药科创城人才惠企政策和城市配套指南,从休闲娱乐、教育就医、政策指导、交通出行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近年来,中医药科创城牢固树立“人才至上”理念,把人才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用活、用好各项人才支持政策,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激发科研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坚持在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上下功夫,打造更优质、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务环境,着力营造蕞优人才发展生态,让人才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如今,各类高精尖人才正在向中医药科创城集聚,为高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新领域、塑造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8810”行动计划重点企业走笔】让传统中医药插上现代化产业化翅膀
江西中医药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1类中药创新药获批上市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江西省共建设基层中医馆1773个
【中国新闻网】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未来:传统医药需传承创新
扬优势重创新 全力推进传统医药产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上饶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